“具备作业条件,起飞!” 5月27日,南京江宁一段试验线米的无人机在轰鸣中起飞,带着X光检测装置来到输电线路耐张线夹上方,悬停、调整、拍摄,从起飞到降落,短短8分钟就完成了3只耐张线夹的检测工作,而以往人工爬塔则需要1到2小时。
发出指令的青年男子身着米色工装、红色马甲,一手拿着望远镜观察无人机作业情况,一手在不停记录着检测结果,他就是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实验中心高级专业员、金属检验测试领域的青年专家岳贤强。他正和同事一起对“无人机+数字射线”检测技术来优化试验,这也是他用科学技术创新提高一线工作质效的最新实践。
2015年,岳贤强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进入了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实验中心。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肯吃苦的性子,他很快成为中心金属检测专业的骨干,参与到了电厂的金属检测工作中,主要负责对电厂四大管道、集箱、水冷壁、汽轮机等设备做无损检测。
电厂的金属检测工作需要穿着全套厚实的工作服,在四五十度的高温中钻锅炉、钻容器、爬脚架,检测金属部件是否有裂纹、腐蚀减薄等缺陷。同时,电厂的检修工作一般时间都较为紧迫,岳贤强和同事常常需要连续作业十多个小时,如果遇上紧急抢修,通宵作业也是常事。“不管你是知名大专家还是名校高材生,到了现场都得‘钻进钻出、爬上爬下’一番。”岳贤强笑着说。环境差、风险高、工作苦,这是金属专业的“特色”,但同时他们肩上担着电力的安全,身上背负着客户的信任,责任重大。
一年的时间里,岳贤强出差200多天,先后参与了大唐国际吕四港电厂、南通电厂等10余个大型火电机组的检修工作,多次发现设备缺陷并跟踪整改消缺,消除安全隐患,得到了同事和客户的一致肯定。“小岳进步神速!这么短的时间,他的检测技术已快超过我这个老师傅了!”中心有着十多年工作经验的金属检测专家刘叙笔对这个年轻小伙赞不绝口。
金属材料作为输变电工程设备及部件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必然的联系到电网安全稳定。2017年,方天公司紧跟电网发展脚步,拓展了输变电工程金属技术专项监督工作,岳贤强的主战场从发电厂转移到了输变电工程,负责全省500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和配网物资的金属检测工作。随后,老旧钢管构支架安全评价、电化学储能电站金属监督、老旧杆塔抗强风能力检验测试评估……岳贤强一步步拓展着金属检验测试业务的边界。
岳贤强在国网公司金属技术监督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个人三等奖的好成绩
2020年,国网泰州供电公司找到了岳贤强,出于对他在金属检验测试领域专业性的信任,希望他能够对泰州陆庄220千伏变电站的老旧构支架进行腐蚀治理。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但是岳贤强充满自信地接下了这个任务。陆庄变投运于1996年10月,为室外变电站,由于建成时间较久,许多杆塔锈蚀较为严重,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岳贤强带队赶赴现场,对全站400余根构支架进行除锈、检测加固,避免发生倒塌事故,让旧站换新颜,有力保障了供电安全。
2020年6月,国网公司组织检查组对新疆、青海、蒙东、山东四省开展工程建设阶段设备材料金属质量检验,岳贤强作为最年轻的检查组成员全程参与。检查组抽取了每个省在建变电站工程和线项,重点检查了甲供产品、乙供产品及施工工艺,共察觉缺陷78项,包括原材料质量上的问题、腐蚀防护问题、双金属腐蚀问题、施工工艺问题等,严把工程质量入口关,获得了国网公司的高度肯定。
在入职培训时,岳贤强对一位抄表工出身的劳模先进讲座印象非常深刻。“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机械劳动中发现创新点,用小发明解决现场问题。”岳贤强说,“从他身上我认识到,创新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切实解决现场‘卡脖子’的难题,需求驱动的创新才更能激发动力。”
“服务一线需求”一直都是岳贤强创新的出发点。2021年,方天公司承担了省内三跨(跨高铁、跨桥梁、跨河流)线路的耐张线夹检测工作。耐张线夹是一种安装在输电线路铁塔上、用于固定导线的金具,每基铁塔上都有6-24个不等的耐张线夹,它们连接着两级钢塔间的导线、地线,小小的身躯承受了线路的全部张力,其压接质量必然的联系线路是否安全可靠运行。
传统的耐张线夹检测主要通过人工携带X光检测设备爬塔完成,平均1-2个小时才能完成1基杆塔检测,同时人工登高作业还存在安全风险高、检测效率低、辐射防护困难等缺点,检测成本也高,难以满足线路耐张线夹压接质量大规模检测的需求。一次现场作业时,岳贤强正好看见了附近线路有运检人员在用无人机进行巡检,他一瞬间有了创新的灵感:如果让无人机代替人工,带着设备上塔检测,不就能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风险隐患了吗?
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公司和部门的全力支持,岳贤强联合方天公司无人机巡检技术服务中心,组建了“无人机+数字射线”研发团队。团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设备选型、工装设计、加工制作、废弃线路试飞、结合停电检修的现场验证等工作。经过岳贤强的一番精打细磨,项目成果最终在泰州公司2条输电线路上成功应用。
经验证,采用无人机作业方式,仅15分钟就能够实现一基塔的检测作业,相较需要2至4个人、高空作业1至2小时的人工登塔作业方式,无人机作业实现了安全和效率的双重提升。无人机和检测技术的结合,也为传统检验检验测试业务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和新的解决思路。
让创新成果能够获得有效应用、真正解决现场一线检验测试难题,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是岳贤强一直追求的目标。在他看来,“创新并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创造,‘小专业’也可有‘大作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与中坚力量共成长,2024建信信托艺术大奖评委会特别奖获奖艺术家凌海鹏
致敬经典:苹果 macOS 15 Sequoia 系统新增复古风动态壁纸
长江存储致态Ti600 2TB半盘实测:告别漫长等待 游戏加载狂飙6倍!
Jabra 捷波朗宣布停产 Elite 系列无线耳机,聚焦更赚钱的领域
消息称 iQOO 13 采用 2K 纯直屏、3 倍潜望长焦、IP68 防尘防水